中新社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 龐無忌)在大部分地區已經風和日暖、夏日初臨之時,中國樓市卻依然深陷料峭春寒。隨著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持續低迷、降價潮逐漸蔓延、承載悲觀情緒的樓市“拐點論”再度襲來。加之曾經的百強房企光耀地產近期傳出因多個樓盤無法交樓,資金鏈緊張,公司面臨倒閉,又為“倒春寒”的中國樓市多添一絲涼意。
  有聲音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嚴重供應過剩和市場分化,加之房地產企業負債率高企,降價動力較大,房地產市場由上行變為下行的“拐點”已至。
  不過,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鬱松等專家並不贊同樓市走入“拐點”的說法。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鄧鬱松指出,從1998年-2013年中國樓市經歷了十餘年的快速發展期,期間包括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房屋新開工等核心指標均保持上漲態勢。自今年以來樓市的明顯降溫則只是預示著房地產市場將進入平穩轉換期。
  今年以來,中國多地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等指標出現大幅下滑。而一向房價堅挺的一二線城市中,也出現越來越多房價下降的樓盤和區域,對於樓市是否會飛瀉直下的擔憂不斷。
  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截至5月11日),重慶、武漢、上海、長沙、北京等12個重點城市中,除武漢外,其餘城市樓市成交面積均同比下滑。其中,杭州降幅最大,為52.53%;北京次之,降幅為48.8%,深圳降幅位列第三位,為34.59%。
  儘管個別城市成交量下滑明顯,但與伴隨著量價大跌的“拐點”不同,鄧鬱松指出,在平穩換擋期中,一些樓市指標仍然會繼續保持增長,而且全行業也並不會出現房價大幅跳水或者崩盤的情形。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也認為,拐點一詞其實誇大了目前樓市的狀況。“正值樓市的階段性調整與近期宏觀經濟的下行相重疊,才呈現出較為嚴重的情況。”實際上,胡景暉認為,本輪調整與2008年-2009年的上一次下行盤整相比明顯緩和許多。
  與許多西方國家類似,鄧鬱松表示,中國樓市的快速發展期伴隨著人口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以及住房總量的相對不足。但近年來,這些特征已經逐漸消退,如中國戶均住房略超過一套,住房絕對短缺時代已不復存在。從快速到平穩發展的“換擋”階段,一些樓市指標如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新開工面積等會出現下降是自然情形,“不然就可能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這種供應過多,庫存攀升的態勢已經在很多城市中顯現出苗頭。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4月底,中國35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接近2.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9.5%,創下了近5年的歷史新高。
  在庫存高企等壓力下,部分嚴重依賴房地產稅收以及土地出讓收入的地方政府也開始醞釀鬆綁樓市調控,以圖“救市”。據統計,目前已有包括銅陵、無錫、南寧等在內的6個城市救市政策落地。還有更多城市不斷傳出救市傳聞之後,又有相關部門出面澄清。
  胡景暉表示,與其說是地方政府“救市”不如說是“托市”,因為目前明確出台政策的地區鬆綁力度並不大。“地方無法影響限貸政策,因此只能在放鬆限購上進行一些鬆綁和調整。”而且由於這些城市的政策未被叫停,未來受到樓市偏冷的影響,加入“救市”大軍的城市或將進一步增加。如果措施得當或可促進當地房屋存量消化,化解一定的庫存風險。(完)  (原標題:樓市“拐點論”再襲 跟風鬆綁“限購”城市或再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j83vjjir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